01
海优简介
为进一步完善科学基金人才资助体系,充分发挥科学基金引进和培养人才的功能,吸引海外优秀青年人才回国(来华)工作,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现启动2025年新增批次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海外)申报工作,2025年9月15日截止!
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海外)旨在吸引和鼓励在自然科学、工程技术等方面已取得较好成绩的海外优秀青年学者(含非华裔外籍人才)回国(来华)工作,自主选择研究方向开展创新性研究,促进青年科学技术人才的快速成长,培养一批有望进入世界科技前沿的优秀学术骨干,为科技强国建设贡献力量。
02
申请条件
一、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海外)的申请人应当具备以下条件:
1.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法规,具有良好的科学道德,自觉践行新时代科学家精神;
2.出生日期在1985年1月1日(含)以后;
3.具有博士学位;
4.研究方向主要为自然科学、工程技术等;
5.在取得博士学位后至2025年9月15日前,一般应在海外高校、科研机构、企业研发机构获得正式教学或者科研职位,且具有连续36个月以上工作经历;在海外取得博士学位且业绩特别突出的,可适当放宽工作年限要求(不适用于通过中外联合培养方式取得海外博士学位的情况);在海外工作期间,同时拥有境内薪酬职位的申请人,其境内带薪职位的工作年限不计入海外工作年限。
6.取得同行专家认可的科研或技术等成果,且具有成为该领域学术带头人或杰出人才的发展潜力;
7.申请人尚未全职回国(来华)工作,或者2024年1月1日以后回国(来华)工作。获资助通知后须辞去海外工作并全职回国(来华)工作不少于3年。
二、限项要求:
执行国家科技人才计划统筹衔接的相关要求。同层次国家科技人才计划只能承担一项,不能逆层次申请。
对于已申请2025年度上半年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海外)的申请人,因时间结点原因导致不符合当时申请条件、但符合新增批次申请条件的,可申请新增批次项目;其他申请人不得在新增批次重复提交申请。
已申请2025年度其他同层次国家科技人才计划的,不得在新增批次中申请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海外)。
03
引才待遇
1. 薪酬待遇: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薪酬,各类绩效奖励上不封顶,特别优秀者可“一事一议”;与附属医院双聘,可获得附属医院的附加薪酬;专享上海特有的税收优惠政策、专项补贴。
2. 科研经费:提供充足的科研支持,在国家资助经费基础上,学校给予不低于1:1配套的科研经费支持,特别优秀者可“一事一议”;纳入学校战略人才培育计划,可获得个性化发展支持。另有放医所配套支持科研启动经费。
3. 团队建设:直接认定博导资格,首聘期前3年每年单列博士研究生招生名额,纳入学校战略人才培育计划可获得额外博士生名额;校内设置“卓著—卓越—卓识—卓学”人才培育体系,配备“一对一”职业发展导师;支持通过招聘博士后、配备专兼职科研助理等方式组建专属科研团队,有力支撑科研工作快速启动。
4. 工作空间:主要工作的校区位于衡山路—复兴路历史文化风貌区,临近上海城市主中心徐家汇地区;享受学校各专业领域大型共享先进科研仪器设备、教学设备设施、公共服务保障平台。
5. 住房保障:提供优厚的货币化住房补贴;校园周边有充足的可拎包入住、配套齐全、交通便捷的人才公寓租住;积极为青年人才申请各类配套租房补贴。
6. 上海市支持:享受上海国际化大都市的高品质生活、世界级发展平台、宽松包容环境、精准优质服务,积极推荐申报上海市各类引才计划。
7. 子女就学:享受上海市最优质办学资源,子女可就读校园周边的全日制公办幼儿园、九年一贯制公立学校。
8. 医疗保障:六大附属医院为健康保驾护航,享受年度体检、健康咨询、医疗服务、绿色通道等专享vip服务。
9. 综合资源:推荐申请新工科人才基金、小米青年学者等捐赠人才专项基金;证照办理、进境物品通关等“管家式”专属服务;入境后入职前的关心关怀与临时性过渡性生活补贴。
10. 个性化额外支持:院系结合人才引进资源包、“地高建”项目经费、自筹经费、募集社会资源等办学资源予以优秀人才个性化支持。
11. 长期发展支持:建立灵活且人性化的政策持续支持人才及团队朝着国际一流目标发展、支持更高层次平台建设、支持成果转化等。
04
放射医学研究所简介
应国家核战略的需求,复旦大学放射医学研究所(简称“放医所”)于1962年成立,其前身是上海市工业卫生研究所,上海第一医学院院长陈同生兼任首任所长。1985年改名为上海医科大学放射医学研究所,2000年改为现名。
经过几十年来几代放医人的不懈努力,开拓进取,放医所已经发展成为一家集放射医学、辐射防护、放射药学三大板块为一体的研究机构,致力于电离辐射损伤与防治、肿瘤放射生物学、肿瘤放疗增敏、放射诊疗的防护与质量控制、天然与人工放射性对人体与环境的影响评价和控制、放射性核素促排药物、新型放射性标记与诊断药物等方面的研究。近年来,承担多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研究成果丰硕,为国家培养了大量高水平专业人才。
放医所秉承“科研为主,服务并重”的发展理念,在开展科研工作的同时,还积极服务社会,先后取得了放射卫生技术服务甲级资质、放射性疾病诊断资质、放射性工作人员职业健康体检资质,开展核技术应用建设项目的放射防护评价、环境放射性和放射诊疗设备的质量控制检测、放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监测和健康检查以及职业放射病诊断等工作。
放医所招收放射医学专业的学术型博士和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有放射生物学、放射肿瘤学、辐射防护与剂量学、放射药学和放射毒理学等,毕业生就业率一直保持100%。放医所积极参与有关国际组织工作和国际交流活动,多名专家现任国际放射防护委员会(ICRP)委员、国际空间研究委员会(COSPAR)成员等,并与美、英、日等多个国家的科研院所保持着密切合作关系。
05
申请方式
欢迎有意依托复旦大学放射医学研究所申报2025年新增批次海外优青的学者与我们取得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