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5日上午九时,复旦大学放射医学研究所(以下简称“放医所”)在二号楼二楼报告厅举行2025级研究生迎新典礼暨新生入学教育活动。放医所党总支书记蒋蕾、所长邵春林、副所长卓维海、全体研究生新生导师、辅导员以及2025级全体新生出席本次典礼,典礼由蒋蕾书记主持。
蒋蕾书记代表放医所全体师生热烈欢迎2025级新生加入复旦上医大家庭,并引用复旦上医“为人群服务、为强国奋斗”的精神寄语新生,在未来三至五年的科研征程中以“严谨、求实、创新、奉献”的科学家精神为座右铭,把个人理想写进健康中国战略,把科研论文书写在祖国大地上。鼓励大家勇攀高峰,提早布局学术与人生,以青春与学识在“教育强国”、“健康中国”双赛道并肩奔跑,成长为“卓越而有趣”的新时代复旦医学人。
在师生相互介绍和了解的环节,研究生新生导师逐一简短介绍了自己的研究方向以及团队组成,并表达了对新生同学的热烈欢迎。随后,来自五湖四海的新同学们依次介绍了自己的姓名、家乡、学习经历、兴趣爱好以及对未来的规划与期待等。短短十几分钟,十四名新生与导师在欢声笑语中完成“破冰”——新的学术故事,从此刻开始写起。
“以创新笃行,以诚信铸魂,做放射医学的追光者”——邵春林所长以创新和诚信为主题,为新生同学们打造了一堂令人印象深刻的 “开学第一课”。所长强调,放射医学作为一门多学科融合的交叉学科,更需要同学们打破常规思维,以好奇和求知的态度进行科学研究,以勇气和定力面对未来复杂且漫长的科研道路;学术诚信是学术研究的生命线,是每一位科研工作者必须坚守的底线准则,唯有将学术诚信内化为行为自觉,才能在学术道路上走得稳、走得远,为守护人类健康做出贡献。
卓维海副所长从生活与科研两个方面,为刚进入科研团队的新生开展了细致深入的安全教育培训。卓老师详细讲述了近年发生的交通意外或网络诈骗的案例,通过剖析事件发生的诱因、过程及后续影响,用真实可感的讲解让同学们深刻认识到人身安全重要性。在实验室方面,他着重提醒新生们,从首次接触实验设备与试剂开始,就必须熟练掌握操作流程,杜绝侥幸心理,将每一个操作步骤都严格落实到位,切实筑牢安全防护的第一道防线。引导大家主动学习相关知识,确保在突发情况面前能科学应对、有效避险。
2024级硕士研究生王丽娜和李俊豪以“放医人的光荣与梦想”为主题,为新生们讲解了放医所自创办以来的发展历程。六十多年前,初代放医人怀揣着“为国铸盾”的赤诚之心,毅然投身“两弹一星”工程的辐射防护研究事业。从创立之初,放医所就始终锚定“科研为民、服务国家”的方向,为守护国家核安全与公众健康贡献力量。相信在历史精神的感召下,放医所2025 级新生将以更坚定的信念、更饱满的热情投身于学习与科研,在传承中创新,在担当中共进,为放射医学事业的未来书写新的篇章。
在本次新生入学教育的课堂上,一场特殊的 “精神对话” 悄然展开 —— 颜志渊老师受邀而来,以饱含深情的讲述,将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创始人颜福庆老校长的传奇一生徐徐铺展在新生眼前。这段跨越时空的分享,不仅让同学们真切触摸到中国医学教育先驱的奋斗轨迹,更在心底播下了“医者仁心”的种子。透过颜老师的讲述,颜福庆老校长的形象愈发清晰,他深耕医学教育与公共卫生领域数十载,始终以“仁心仁术”为准则,面对困难敢于开拓,面对利益甘于奉献。颜志渊老师为新生留下了“先正其心,再礼其行”的人生寄语,祝愿同学们珍惜当下,努力奋斗,服务社会,守护生命。
在颜志渊老师的带领下,新生们集体参观了放医所所史陈列室。墙上的黑白照片定格着当年科研人员攻坚克难的身影,每一件陈列品都承载着放医所厚重的历史记忆,无声诉说着那段为祖国核安全事业与放射医学事业拼搏的岁月。前辈们的使命与担当,已然在新生心中种下了传承的种子。唯有不畏艰难、脚踏实地,才能用专业知识与实际行动续写放医所的辉煌。
为帮助放医所新生快速熟悉医科图书馆的资源与服务,尽快适应学术研究中的文献获取需求,医科图书馆辛老师受邀为新生们开展了一场实用且生动的图书馆使用专题培训。辛老师首先带领大家追溯了医科图书馆的历史沿革,从馆舍建立、发展历程到学术服务定位,让同学们对图书馆的学术底蕴有了整体认知;随后详细讲解了图书馆的空间布局与主要功能区域,包括藏书区、阅览区、电子资源检索区等核心区域的分布及使用规则,助力新生高效利用物理空间资源,为后续的学习与科研工作创造良好的条件。
最后,杨晓雯老师通过学业规划、就业去向、校纪校规和园区安全等方面的细致讲解为此次新生入学教育活动画上了圆满的句号。在日常安全方面,杨老师聚焦新生日常生活中的安全需求,通过分享防诈骗视频和案例提醒同学们应时刻牢记安全底线,切实提高安全防范意识,从细节处杜绝安全隐患,确保平稳平安地度过研究生阶段的学习生活与科研时光。在学业规划板块,杨老师结合历届师兄师姐的就业规划情况详细梳理了不同方向的就业准备,为新生提供了直观的职业发展路径参考;同时,她特别叮嘱新生要以清晰的奋斗目标为指引,持续深耕专业领域,为平安圆满地度过研究生生涯、实现专业理想打下坚实的基础。